某实验小组为测定某食用油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1)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正对称量标尺时,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为了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向 (选填“左”或“右”)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利用调好的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为m1= g。
(2)继续完成实验操作步骤时,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然后将量筒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空烧杯中,称量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m2,则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 。(均用字母表示)
【方案二】 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2,然后将量筒内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空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m3,读出量筒中剩下食用油的体积V3,则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 。(均用字母表示)
(3)在操作过程正确无误的情况下,两种实验方案中,方案一的误差可能会大一些,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在做电学实验时,我们多次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器材并进行实验。
(1)该实验电路图能够进行哪些电学实验?(写出三个实验名称)
(2)根据图乙所示的电流表、电压表的表盘示数,请你计算出相关物理量。
(3)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把图丙中提供的器材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如果想利用该实物图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写出需要增加的器材。
某班同学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猜想三: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老师提供如下器材:刻度尺、四个金属球(100g的铁球、100g的铝球、50g的铁球、50g的铜球)、小木块和长木板。
同学们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碰上水平面上的小木块后,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在同样的平面上,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球的动能越大。
请你帮同学们完成下列任务:
(1)写出探究“猜想一”的实验方案;
(2)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数据表格。
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l0 cm的是图_______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_______。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_______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Inn2,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_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_______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_态。
(2)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_________________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__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用公式表示)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1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分别在水中1-2-3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在位置3-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又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
(2)比较实验的整个过程,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变化规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能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