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酒精灯对
其加热。
(1)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2)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___的烧杯(填“水”或“牛奶”)温度下降得快些。若要使其
温度下降不至太快,请说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琴弦的长度/cm |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
① |
钢 |
20 |
0.3 |
② |
钢 |
||
③ |
钢 |
40 |
0.5 |
④ |
尼龙丝 |
30 |
0.5 |
⑤ |
尼龙丝 |
40 |
0.5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中的 (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欣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两块纸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左侧的纸板A沿E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纸板B上能看到反射光OF.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并注明度数.
(2)减少入射光线E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可以看到反射光线OF将 (选填“偏向”或“偏离”)法线,这说明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少”).
(3)若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纸板B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让光线沿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请设计一个实验,测定如图所示的圆形蚊香燃烧时的燃烧速度.
(1)实验器材:火柴、蚊香、棉线、 、 .
(2)简述实验的主要步骤,要求写出所要测量的量或要记录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
(3)圆形蚊香燃烧的速度的计算式是 v= (用字母表示).
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的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图中未画出)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只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图中未画出)处时,可以看到它跟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时 .
(3)经过六次实验,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为了得到更完整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