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国,东西南北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河流的汛期及汛期主要水源两方面比较①②两河流特点有什么不同 。
(2)甲、乙两地区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请根据它们的自然条件差异,说出各自主要的农业类型: 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比较甲、乙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
乙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国正积极推进该地区工业重振计划,你知道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三列山脉围成的地形区的突出特征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 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 C.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 D.崎岖不平,多山间小盆地 |
读我国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山脉的名称:AB
(2)字母C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中尼边境的山峰G是世界第一高峰。
(3)山脉D为省区界限,其东侧为省,西侧为省。
(4)图中直线E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界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洋洲直到19世纪才被欧洲人初步探测清楚。在这以前,人们只模糊地认为南太平洋该有大片的陆地,随意在地图上注明“澳大利亚”字样,它的拉丁语原意就是“南方的陆地”。在19世纪初的地理教科书中,坚持说地球上只有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五大洲,而没有南极洲。1816—1821年,俄国探险船队首次进入南极圈,发现了新陆地,断定地球的南端并不是海洋。此后,探险成果渐多,南极大陆的轮廓明朗化,人们就将这块位于地球南端的南极陆地取名为南极洲。南极洲因发现最晚,故又称第七大陆。
(1)“澳大利亚”的原意是,被发现于世纪初。
(2)从世界地形图中我们发现澳大利亚位于洲上。
(3)最后被发现的大洲为,被国船队发现。
(4)你知道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吗?
(5)南极洲周围都有哪几个大洋?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用箭头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
(2)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
(3)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北极圈内有_ 现象,此时我国昼夜的长短情况是________,这一天是在月 日前后
(4)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变化。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_________点。
(6)由图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 | B._____ __ | C.________ | D.________ |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4)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AB
CD
(2) 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B点位于半球,C点位于半球,从东西
半球的划分来看,A点位于半球,D点位于半球
(3)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