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
实验装置二中,1、2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
(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实验,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完成了下列实验方案。
![]() 方法 |
1 |
2 |
3 |
4 |
|
处理 |
馒头块 |
0.5g |
0.5g |
||
馒头碎屑 |
0.5g |
0.5g |
|||
水 |
2ml |
2 ml |
|||
唾液稀释液 |
2 ml |
2 ml |
|||
条件 |
37℃保温5分钟 |
||||
碘液检测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
实验现象 |
①如果把2和4作为一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
②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③ 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
为了研究生命你能够否自然发生的 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 著名的 鹅颈烧瓶试验 :
⑴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第一步实验的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二步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变量是( )
A、瓶的大小B、细菌的有C、无肉汤的多少
(5)巴斯德的鹅颈烧瓶试验是否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结论?()
A、是 B、不是
(6)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
A、巴氏消毒法B 、腌制法 C、脱水法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请回答科学探究上述环节的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当你搬开花盆看到鼠妇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以下据此情景提出的几个问题,哪一个不够具体、明确?( )
A.鼠妇为什么会爬走呢?
B.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C.鼠妇爬走是因为搬动花盆对它产生了刺激吗?
(2)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气候转暖后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合播种。由此可以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的假设是。
(3)设计实验: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C.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4)实施实验:“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某同学用量筒先量取2毫升唾液倒入试管中,马上再用同一个量筒量取2毫升清水倒入另一只试管中,以形成对照。
这种操作方式不够严谨,请加以改正。
。
(5)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收集到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0 |
25 |
10 |
5 |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加热,使溶解到酒精中。
(2)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3)清洗后,分别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下列选项中变成蓝色的是(答全得分)
A甲叶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甲叶覆盖铝箔的部分
C乙叶 D丙叶的绿色部分
E丙叶的白斑部分 F丁叶
(4)本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乙叶和丁叶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甲叶和丙叶的实验结果分别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5)如果丁叶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乙装置必须放在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6)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 B.接种 |
C.观察 |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设计3号的目的是,它最适合与号实验组合成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②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理由是
。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细菌、真菌)的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