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的关系”实验中,他猜想“物体动能大小还与物体速度大小有关”,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小球,B为木块。
(1)前两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如图所示,a为木块左侧面的初位置,b为木块左侧面的末位置。
次数 |
小球的 质量m |
小球下落 的高度h |
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v |
木块移动的距离s/cm |
小球的 动能E1 |
1 |
大 |
ho |
|
60.8 |
大 |
2 |
中 |
|
vo |
48.2 |
中 |
3 |
小 |
ho |
vo |
|
小 |
根据表格和图中的信息,将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2)该实验的探究结论是
(3)如果第1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
(4)如果用圆柱体代表小球做该实验,其好处之一是:
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
液体 |
深度/cm |
橡皮膜方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水 |
5 |
朝上 |
4.9 |
2 |
水 |
5 |
朝下 |
4.9 |
3 |
水 |
5 |
朝侧面 |
4.9 |
4 |
水 |
10 |
朝侧面 |
9.7 |
5 |
水 |
15 |
朝侧面 |
14.6 |
6 |
酒精 |
15 |
朝侧面 |
11.8 |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1、2、3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序号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比较序号为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②、③及推理④。
(l)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由静止开始滑下.其目的是。
(2)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选填“快”或“慢”)。
(3)进而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
(4)此实验中用到了除控制变量法之外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是:。上学期在学声现象时,有一个实验也用到了类似的方法,此实验是:。
(5)《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除了牛顿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外,还有很多的物理学家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请写出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
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运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变,说明在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说明在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4)请说出与(2)(3)结论不同的关于滑动摩擦力的的正确的结论: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中小明应该用弹簧秤_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是根据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2)小明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他将木块切去一半,用上述方法测出摩擦力的大小,他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是你探究这个问题,在小明操作的基础上你将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_____和 _________相互平衡,两个力的合力为零,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_________.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_相同.
(3)比较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的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结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改变的越 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_________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