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春日
南宋·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
无赋招魂成独笑,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颈联除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4分)
“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①
陈与义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
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②祝圣时。
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注:①本诗作于建炎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在风雨飘摇之际,作者正避乱于岳州(今湖南岳阳)。
②齿豁头童:形容人衰老的容态。颔联运用了多种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尾联最后一句中的“悲”字,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①【注释】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诗中的建德也指桐庐江。广陵即扬州,诗中的维扬、海西头均指扬州。
(1)首联中的“急”字因“引人遐思、情意深切”历来被人赞赏,请简要分析。
(2)颔联写景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3)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歌表达的情感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②人, 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③劳远梦, 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④。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⑤?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所作。②斑白的头发。常用以指老年人。③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④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⑤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颔联中的“惶恐”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诗《》,此诗中包含地名“惶恐”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
(2)首联对比极富特色,请赏析。
(3)诗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客中行
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这首诗前两句是如何表现“兰陵酒”之 “美”的,请简要分析。
(2)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李白在此诗中却一反常态。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第一首诗紧扣“闻”字来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第二首诗中的“梅花”不是实指“梅花”,而是指曲牌名《梅花落》。据此,请简要赏析第四句的艺术技巧。
(3)两首诗都写了闻笛,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