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1)图中的
类物质可能是。
(2)该同学针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了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
↑,有的同学认为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理由是。
(3)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酸和盐的反应,可以用厨房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和(填名称或俗称).
在H、O、Na、C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
(1)单质_________;(2)金属氧化物_________;(3)酸_____________;
(4)碱____________;(5)盐_____________。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两个硫原子 ②一个三氧化二铝分子 ③三个亚铁离子
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⑤二氧化锰分子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2)小明准备选用A装置和一种紫黑色固体来制备氧气,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但A装置中有一处错误是,小强认为不改动装置,换用另一种药品也能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C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d.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
(4)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满的方法是。细心观察发现:F装置中的广口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b.瓶口边缘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5)小林用二氧化碳完成下图实验,G中变为红色,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中产生的现象是。
(9分)水是生命之源。
(1)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实验前关上活塞,向长颈漏斗内倒入水,若观察到现象,则说明气密性好。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2)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常向水中加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为。
(3)下列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淀 | B.沙层过滤 | C.活性炭吸附 | D.杀菌消毒 |
(4)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8分(1)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干冰;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
(2)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质子数为,原子的核外有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3)Mg2+中的“2”表示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