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溶解度/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37.8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
和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能表示
溶解度曲线的是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和
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范围是
(3)某兴趣小组做了一下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4)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
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氢 |
1 |
0 |
1 |
1 |
碳 |
6 |
6 |
6 |
12 |
氧 |
8 |
8 |
8 |
16 |
钠 |
11 |
12 |
11 |
23 |
铁 |
26 |
30 |
26 |
56 |
铀 |
92 |
146 |
92 |
238 |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 |
电子 |
原子核 |
|
质子 |
中子 |
||
(1)电性和电量 |
|||
(2)相对质量 |
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请回答下列与pH相关的问题:
(1)请分别指出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的pH范围。
酸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碱性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溶液检测NaOH溶液,将看到什么颜色?用pH试纸呢?
用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____,用pH试纸: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pH=4的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请总结出溶液的pH变化与溶液中H+浓度变化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