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坐标原点O都表示一半径为R的带正电的实心金属球的球心位置,横坐标表示到球心的距离,纵坐标表示带电金属球产生的电场的电势或电场强度大小,坐标平面上的线段及曲线表示电场强度大小或电势随距离r变化的关系,选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关于纵坐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电场强度;图②表示电势 | B.图②表示电场强度;图③表示电势 |
| C.图③表示电场强度;图④表示电势 | D.图④表示电场强度;图①表示电势 |
用控制变量法,可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6-3-11).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图6-3-11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
|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
| C.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变小 |
| D.保持d不变,减小S,则θ不变 |
如图6-2-12所示,A、B、O、C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点,其中A、B、O沿同一竖直线,B、C同在以O为圆心的圆周(用虚线表示)上,沿AC方向固定有一光滑绝缘细杆L,在O点固定放置一带负电的小球.现有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的小球a、b,均可视为点电荷,先将a穿在细杆上,让其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后使b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2-12
| A.从A点到C点,小球a做匀加速运动 |
| B.小球a在C点的动能等于小球b在B点的动能 |
| C.从A点到C点,小球a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但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
| D.小球a从A点到C点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小球b从A点到B点电场力做的功 |
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6-2-1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
,
).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电势为0,N点电势为1 V,则P点的电势为( )
图6-2-11
A. V |
B. V |
C. V |
D. V |
图6-2-10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导体周围等势面和电场线(带有箭头的线为电场线)示意图,已知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之差相等,则( )
图6-2-10
| A.a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
|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
| C.将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
| D.将正电荷从c点沿虚线移到e点,电势能增大 |
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 )
|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 |
| B.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 |
| C.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
| D.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