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
①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②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在微软员工的办公室,有这样的小立方体。据说,每当员工有一个专利申请成功,微软就会向其颁发一个这样的纪念品……。由此可以说明()
①微软公司鼓励员工进行发明创新
②美国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得到认可和发展
③“新经济”可以和第三产业划等号
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1949~1956)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 |
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 |
C.“大跃进” 两弹一星和平共处 |
D.合作化求同存异上山下乡 |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6世纪欧洲的市民
①你会发现市场上出现了花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
②如果你有机会去做生意,一般会获得较好的利润
③如果你去美洲,可能会遇到一些装满了黑奴的船只
④在陆地上,你可以坐火车;在海洋上,你可以乘汽船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492年8月,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帕洛斯角启航,到了10月7日他们发现了飞鸟,但是没有看到陆地,船员们焦躁不安起来,船长许诺,如果三天内看不到陆地就返航。恰好第三天,他们发现了巴哈马群岛,并在岛上看见几乎全身赤裸土著人——印第安人,船长立即宣布该岛为西班牙王室所有。该船长可能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