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鑺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
|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
|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
孔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材料反映的孔子的财富观是
| A.重义轻利,安贫乐道 | B.舍生取义,安贫乐道 |
| C.重道轻义,乐于富贵 | D.乐享贫穷,憎恶富贵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艺术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下列的作品与这种风格一致的是
①《人间喜剧》 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红与黑》 ⑤《拾穗者》
| A.①②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20世纪30年代,一位艺术批评家在批评某一画派时说:“他们画的是一堆堆由色彩暗淡的平面组成的几何图形,完全没有和谐。”他所指的是现代主义美术中的
| A.浪漫主义画派 | B.印象画派 | C.立体画派 | D.现实主义画派 |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12年的是
|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
|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
|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
|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