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 B.荷兰、法国、葡萄牙 |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 D.西班牙、荷兰、法国 |
下表是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它反映出
年份 |
棉布 |
金属和矿物 |
机械 |
1870 |
28.0 |
5.8 |
—— |
1880 |
24.9 |
5.5 |
—— |
1890 |
20.2 |
5.7 |
0.3 |
1900 |
21.5 |
4.7 |
0.7 |
1910 |
14.7 |
4.3 |
1.5 |
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 B.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壮大 |
C.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
明清时期,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争霸战争的需要 | B.维护封建经济 |
C.抵御外国的入侵 | D.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
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
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 |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 |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尽快实现三通。“三通”是指
A.通邮、通航、通商 | B.通邮、通航、通电 |
C.通邮、通路、通商 | D.通信、通电、通路 |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 |
B.“工农武装割据”点燃的星星之火 |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
D.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