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或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将少量品红溶液分别滴入浓硝酸中和氯水中 |
B.漂白粉及水玻璃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而变质 |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混合后褪色及硫酸铁溶液与淀粉碘化钾溶液混合后变蓝 |
D.将适量Na2O2和Na分别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都能得到红褐色沉淀 |
对于可逆反应2HI(g) I2(g)+H2(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各物质的量的浓度比2 : 1: 1 |
B.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
C.生成2 mol H-I键的同时生成1 mol I-I键 |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时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H++OH-,在不同温度下离子积为KW(25℃)=1.0×10-14,
KW(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H+)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B.35℃时,c(H+)>c(OH-) |
C.氯化钠溶液中KW (35℃) <KW (25℃) | D.水的电离是吸热的过程 |
甲酸(HCOOH)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甲酸溶液中有大量的HCOOH分子和H+、HCOO— |
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
C.10mL 1 mol/L甲酸恰好与10mL 1 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
D.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甲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 |
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
C.加入适量蒸馏水 |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