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依次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
B.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
C.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油脂的氢化,又称为油脂的硬化 |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H4(g)+H2O(g)CO(g)+3H2(g)△H>0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增加甲烷的量,上式中△H增大 | B.增大水蒸气的量,可提高甲烷的转化率 |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 | D.增大体系压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
把0.6molX气体和0.2mol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Y(g)= nZ(g)+2W(g)5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浓度变化表示Z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 ,则上述反应中的n值是
A.1 | B.2 | C.3 | D.4 |
下图所示为800 ℃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从图像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 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 (g)2 B(g) + C(g)
为了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AG=lg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25℃时,若溶液呈中性,则pH=7,AG=1 |
B.在25℃时,若溶液呈酸性,则pH<7,AG<0 |
C.在25℃时,若溶液呈碱性,则pH>7,AG>0 |
D.在25℃时,溶液的pH与AG的换算公式为:AG=2(7-pH) |
常温下的两瓶醋酸溶液,第一瓶醋酸溶液的浓度为C1,第二瓶醋酸溶液的浓度为C2,第二瓶醋酸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浓度恰好为C1,则必然有
A.C1>C2 |
B.两瓶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 |
C.第一瓶溶液的pH大于第二瓶溶液的pH |
D.第一瓶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小于第二瓶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