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开辟了通向印度和古罗马(今埃及)的航线,使华夏文明远播海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广州某学校的夏令营假期乘坐游轮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追寻先人的足迹,感受沿线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下面是摘抄张明同学的旅行日记片段,请根据日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张明看到的海峡和其连接的大洋名称填写在图中适当位置。
(2)请你说明b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这些巨型轮船满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什么?你的猜测理由是什么?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
(5)请你根据下面的图表信息,准确描述非洲动物大迁徙的过程,并分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所给四种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幅图中,是地中海气候类型的是图(填字母)。
(2)A气候类型为,特征为。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
(3)A、B、C、D四幅图中,年较差最大的是图,最小的是图。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地理名称。
大洲:ABCD。大洋:E
FG
山脉:①
平原、盆地:③
(2)A、B两大洲的分界线是,C、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各图分别是哪种宗教的建筑物?

A;B;C
(2)A、B、C这三种建筑物的名称分别叫什么?
A;B;C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两山顶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甲、乙两山顶间的实际直线距离为________千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___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
(3)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
(4)A处为________,G处为________,DC线表示________,EF线表示________。
(5)若图中丙地的气温是22℃,根据一般规律,则乙山的气温应是________℃。(取整数)

根据该表中我国某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6
-2
3
13
18
23
25
24
19
11
2
-4
降水量(mm)
10
15
18
20
25
63
190
205
50
22
9
8

(1)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该地气温年较差是℃。
(2)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季。
(3)根据各月降水量数据计算全年降水量为毫米。
(4)试描述该地气候的基本特征:
(5)影响气候的的主要因素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