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先后开辟了通向印度和古罗马(今埃及)的航线,使华夏文明远播海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与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紧密。广州某学校的夏令营假期乘坐游轮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追寻先人的足迹,感受沿线独特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下面是摘抄张明同学的旅行日记片段,请根据日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张明看到的海峡和其连接的大洋名称填写在图中适当位置。
(2)请你说明b地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这些巨型轮船满载的货物最有可能是什么?你的猜测理由是什么?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
(5)请你根据下面的图表信息,准确描述非洲动物大迁徙的过程,并分析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撒哈拉以南非洲人民的生活概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大洲:①
大洋:⑧11
两极: (填数字代号) 北极 南极
东西半球:A.B.

阅读下表数据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世界人口变化

年份
1830
1930
1960
1974
1987
1999
人口数(亿)
10
20
30
40
50
60

根据表中数据,在下边的坐标中给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填表

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10分):

(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顶鞍部陡崖(填图中的字母)
(2)C、D中位于山谷的是.坡度较缓的是

“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共13分)
材料一: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古籍中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及“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是形容黄河泥沙。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绝无仅有。
材料二:

(1)由材料一可知,黄河的泥沙很多。黄河上、中、下游各段中,水位落差大、水量大增、泥沙大增的河段是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写出图中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C是山脉;支流:①
(3)黄河发源于山脉,自西向东注入海。
(4)图中新建成的黄河下游最大的水利枢纽是,其主要功能是
(5)从干湿地区看,黄河下游流经___________地区.
(6)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减少的原因是
(7)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夏季
冬季
(2)A线经过的山脉是,这条界线与________毫米降水量线相吻合。
(3)B线的东南一侧受影响明显,所以称为季风区。
(4)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是
(5)C线的西北部的河流多为流河(内、外),这种河流的河水来自
(6)①地民居屋顶多为平顶,原因是;⑥地的民居屋顶坡度较陡,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