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关注。世界各地自然环境的显著差异孕育了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都具有各自的优劣势,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尤其重要。请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3月22日访问欧洲四国(见甲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4年5月4日至11日出访非洲(见乙图)。
(1)在甲图中填出地中海、太平洋,并设计图例画出亚非分界线。
(2)习主席访问地区是世界上旅游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请分析此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有哪些?
(3)近年来,我国从法国进口的乳制品、牛羊肉等畜牧业产品数量逐年增加,简述法国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4)乙图所示地区被人们称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资源大陆”,请列举其一加以说明。
(5)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的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等国均处于我们学习过的哪个地区?该地区当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我国能够给予什么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读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
(2)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向 流。
(3)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千米。
(4)甲、乙两地更容易形成聚落的是 ,判断理由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公转方向 。
(2)期末考试期间,地球公转到 点和 点之间。(A /B /C /D)
(3)地球处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的节气为 ,
北极附近出现 现象(极昼/极夜)。
(4)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南半球为 季,湘潭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日后太阳直射位置 移。(南/北)
(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 位置。(填字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
A ;
B ;
C ;
D 。
(2)①地通用 (语言);②地主要为 种人(人种);③地为 气候;④地人口 (稠密/稀疏)。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
(4)有赤道和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是 ;海岸线曲折,主要位于北温带的大洲是 。
(5)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
下图为2010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长率图(图甲)和世界人种分布图(图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出生率最低的是 洲,最高的是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2)人口增长要与社会、 的发展相适应,与 、 相协调。
(3)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写出3点)
(4)欧洲主要分布的是 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居民多数是 人种。世界不同人种最明显的区别是 不同,其次是头发形状和颜色、面部和体毛特征也有区别。
大西洋号豪华邮轮2014年3月22日从上海启航,经过83天环球航行,于6月13日回到上海。下面是乘坐这艘邮轮的王先生在途中所经所见所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邮轮环球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洋→印度洋 洋→太平洋。
(2)王先生在航行中经过两条世界重要的运河,其中A是 运河,B是 运河。
(3)邮轮进入红海时,王先生听导游讲,大约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300万年前,海水进入诞生了红海。请你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红海形成的原因,并预测红海未来的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