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对应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发生的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 |
不能说明有乙烯产生 |
B. |
将一定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加入由稀H2SO4和稀HNO3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
充分反应后,有金属粉末剩余 |
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则金属粉末的质量一定不会减少 |
C. |
将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盛有热水的试管中 |
镁条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 |
镁和水反应生成了H2和Mg(OH)2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
产生白色沉淀 |
则原溶液中含有![]() |
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O2,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CO2,该有机物可能是()
A.C2H6 | B.CH3CHO | C.CH3COOH | D.C2H5OH |
下列各组物质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
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是()
A.丙烷和丙烯 | B.乙烯和环丙烷 | C.乙烯和和苯 | D.甲烷和乙烷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
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 |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
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