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类似pH,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如某溶液溶质的浓度为:1×10-3mol·L-1,则该溶液中溶质的pC=3。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任何电解质的水溶液中,pC(H+) +pC(OH-)=14 |
B.0.01mol/L的CaCl2溶液中逐渐滴加纯碱溶液,滴加过程中pC(Ca2+)逐渐减小 |
C.用0.01mol/L的盐酸滴定某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pC(H+)逐渐增大 |
D.某温度下,AB难溶性离子化合物的Ksp=1.0×10-10, 其饱和溶液中pC(A+)+pC(B-)=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与苯酚反应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
B.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C.乙醇和苯酚都是电解质 |
D.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产物直接通入溶液中,以证明产物是乙烯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糖类化合物都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
B.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丙醇 |
D.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都含有羧基和羟基 |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SO2有漂白性 |
SO2可使溴水褪色 |
B |
SiO2有导电性 |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
C |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
D |
Fe3+有氧化性 |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
从下列实验事实中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双选) (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纯铜片和另一种金属M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冒出 |
金属活动性:M>Cu |
B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红色褪去 |
SO2有漂白性 |
C |
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 |
酸性:苯酚<碳酸 |
D |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
Cl2是电解质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结论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实验事实 |
结论 |
A |
将SO2通入含HClO的溶液中生成H2SO4 |
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
B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C |
SiO2可以和NaOH溶液及HF溶液反应 |
SiO2属于两性氧化性 |
D |
将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