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节选)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僇 殆 微 下列各项中与“而幸生也何为?”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 B.是寡人之过也 |
C.恐年岁之不吾与 | D.求人可使报秦者 |
下列各项中不含古今异义词语的一项是( )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 B.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D.大阉亦逡巡畏义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颜衎(kàn),字祖德,兖州曲阜人。自言兖国公四十五世孙。少苦学,治《左氏春秋》。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再调临济令。临济多淫祠,有针姑庙者,里人奉之尤笃。衎至,即焚其庙。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衎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习遽召衎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习致仕,衎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知温以善终,衎之力也。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知温子彦儒授沂州刺史,衎拜殿中侍御史。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检校左庶子,知州事。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痺疾,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岁余,父疾不能起,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丁父忧,哀毁甚。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未几,复出为天平军节度副使。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衎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祐末,丁忧。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1)赴阙,衎辞以足疾,不至。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太祖征兖州,驻城下,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城平,以衎权知州事。归朝,权知开封。
时王峻持权,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会峻败,观左迁,衎罢职,守兵部侍郎。显德初,上表求解官,授工部尚书,致仕还乡里,台阁缙绅祖饯(2)都门外,冠盖相望,时人荣之。建隆三年春,卒于家,年七十四。
衎守章句,无文藻,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宋史·列传二十九》)
[注](1)津遣:资助遣送。(2)祖饯:祭祀路神,引申为送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衎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少:稍微 |
B.遣衎往曲阜祠文宣王庙 祠:祭祀 |
C.冠盖相望,时人荣之 荣:以……为荣耀 |
D.然谅直孝悌,为时所推推:推荐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 | B.衎与陈观俱为峻所引用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C.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 D.符习初镇天平,习,武臣之廉慎者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佩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颜衎忠直的一组是
①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②衎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③知温恃兵力偃蹇,衎劝其入贡④衎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⑤丧乱之后,朝纲不振,衎执宪颇有风采⑥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A.①②⑤ | B.②③⑥ | C.①⑤④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衎在符习手下为官时,由于曾因进献贺礼的事受到鞭刑,但符习也是一个清廉的人,事后对自己的做法非常后悔。 |
B.由于颜衎敢于以忠言相劝,做事端直,才使阴险固执、恃强自傲的青州主帅房知温和他的儿子最后能有个好的结局。 |
C.颜衎是个孝子,在得知父亲病重后,毅然辞官不做,回家侍候老人,晋祖多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他都极力推辞。 |
D.起初颜衎曾因当权的王峻引荐而被重用,后来又受到王峻的牵连被罢官回家,临行时朝内官员争相为他送行。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2)知温诸子不慧,衎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晋祖嘉之,归功于衎
(3)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使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并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然失利。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抚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倜傥:不拘于俗 |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生聚:百姓 |
C.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南向:由南向北 |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拊膺:拍着胸脯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B.帝以业老于边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令美以所部之兵护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
D.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良乃入,具告沛公 |
下列各句中“其”字称代内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尝谓其徒曰 |
B.业劝其主继元降 |
C.其子延玉亦没焉 |
D.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⑥再率帐下士力战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年青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暗用兵法运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北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死。 |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清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降,力战至被俘,绝食而死。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5分)
(1)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2)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 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夫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太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从,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子,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太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乃解印绶间行归家间:(得)机会 |
B.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拟:比,比拟。 |
C.若苟僭拟,干时而动干:冒犯,冲犯。此处可译为“背离”。 |
D.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逆:迎,迎接。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起一朝之谋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
B.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
D.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 |
赵氏求救于齐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子以为何如 |
B.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 |
C.夫人情虽爱其子 |
D.中外孤寡皆归焉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征见长史郑:“魏公①虽骤胜,而骁将锐士死伤略尽,又府无见财,战胜不赏。此二者不可以战。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曰:“老儒常语耳!”征不谢去。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 勣得书,遂定计归,而大发粟馈淮安王之军。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②引为洗马。征见秦王③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新唐书·魏征列传》
【注】①魏公:李密。②隐太子;指李建成。③秦王:指李世民。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征典书檄典:主管 |
B.征不谢去谢:告辞 |
C.卒归唐者卒:通“猝”,仓促 |
D.不早自图图:谋划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贼粮尽且去若属皆且为所虏 |
B.会窦建德陷黎阳会天大雨,道不通 |
C.威之所被半天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
D.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 |
根据文意,对下列各句补出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自请安辑山东,乃擢(魏征)秘书丞,驰驿至黎阳 |
B.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元宝藏)促召之 |
C.建德败,(魏征)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魏征)为洗马 |
D.王责谓(李建成)曰:“尔阋吾兄弟,奈何?” |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魏征有远见的一组()
①有大志,通贯书术
②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
③若浚池峭垒,旷日持久,贼粮尽且去,我追击之,取胜之道也
④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则大事去矣!”
⑤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
⑥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
A.①③⑤ | B.①②⑥ | C.③④⑥ | D.②③④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接应李密起义,李密从元宝藏的来信中,经常看到赞扬魏征的话,于是催人召来了魏征。但魏征进十策献秘计,李密都不予采用。 |
B.魏征给当时还是李密的部下李勣写了一封信,劝说李勣背叛李密而归附于唐。他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天命归于唐;二是李勣处在必争之地,处境十分危险。李勣得信后听从了魏征的意见。 |
C.窦建德攻破黎阳,捉住了魏征,并任他为官。后来窦建德被打败,魏征和别人一起跑到关内,李建成任命他做了官。魏征根据当时的形势,暗中劝说李建成早打主意对付李世民。 |
D.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权力斗争中,李建成遭到失败。李世民责备魏征事前挑拨他们弟兄的关系,魏征却坦言李建成招致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听从自己的意见。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②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琼传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始为隋将来护儿帐内,母丧,护儿遣使衤遂吊之。俄从通守张须陀击贼卢明月不邳,贼众十余万,须陀所统十之一,坚壁未敢进。粮尽,欲引去。须陀曰:“贼见兵却,须悉众追我,得锐士袭其营,且有利,谁为吾行者?”众莫对。惟叔宝与罗士信奋行。乃分劲兵千人伏莽间,须陀委营循,明月悉兵追蹑。叔宝等驰叩贼营,门闭不得入,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营中乱,即斩关纳外兵,纵火焚三十余屯。明月奔还,须陀回击,大破之。须陀死。率残兵附裴仁基。仁基降密,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密宇文化及战黎阳,中矢堕马,滨死,追兵至,独叔宝捍卫得免。后归王世充,署龙骧大将军。与程咬金计曰:“世充多诈,数下下咒誓,乃巫妪,非拨乱主也!”因约俱西走,策其马谢世充曰:“自顾不能奉事,请从此辞。”贼不敢逼,于是来降。高祖俾事秦王府,从镇长春宫,拜马军总管。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功多,帝赐以黄金羡慕,劳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寻授秦王右三统军,走宋金刚于介休,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后稍多疾,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十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卒,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新唐书·秦琼传》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秦琼英勇善虎的一组是()
①乃升楼拔贼旗帜,杀数十人
②独叔宝捍卫得免
③策其马谢世充
④贼不敢逼,于是来降
⑤战美良川,破尉迟敬德
⑥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A.①②④ | B.①③⑤ | C.③④⑤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琼勇武过人,战功赫赫,他所侍奉的主子如来护儿、李密、唐高祖、秦王均对他看重有加。但王世充却不重用他,他才改投在唐高祖的门下。 |
B.秦琼是一个义士,当他认识到王世充并不是治平乱世的明主要去投靠唐高祖时,他还冒着危险去向王世充辞行。 |
C.秦琼英勇善战,每逢敌军有骁将精兵耀武扬威时,秦王总是派他去攻取。他每虞必胜,因此很是自负。 |
D.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历经两百余战,累官进爵,多受封赏。去世后陪葬在皇帝的陵墓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