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5月1日适逢“醉驾入刑”两周年。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介绍,法律实施两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查处醉酒驾驶机动车12.2万起,同比下降42.7%,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行为总量大幅下降。这说明“醉驾入刑” (   )
①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使公民生命的价值得以提升
③启示我们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④彰显了法律对公民生命的尊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长沙一高校的学生公寓里,一位家政钟点工正在忙着擦柜子,在她的身后,一名大学生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上网。“‘栋梁之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位家政公司老板向记者发来短信表示他的担忧。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需要提高自己的消费层次
B.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C.大学生的目标是干大事业,这些生活琐事不需要自己干
D.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因生活琐事耽误学习

小明在无警察值班的十字路口硬闯红灯,导致车祸发生,自己的胳膊被摔伤,这一事件说明
①行为与后果是一致的,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②遵守交通规则是我们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
③警察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④对他人不负责任也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向警予读书是“为了国家自强,为了民族自强”;任弼时在学生时代的作文中,多次表露了忧国忧民、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他们所想要承担的是

A.家庭责任 B.社会责任 C.职业责任 D.工作责任

西安某学院大学生贾志攀侵入陕西省地震局网站发布“陕西今晚有大震”的虚假信息,造成人心恐慌。后来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批准逮捕地震造谣者贾志攀,他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一案例说明
①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②因好奇做出的行为,不应负法律责任
③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④行为触犯了法律,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列属于“当为而不为”的有
①警察接警不出②医生见死不救
③老板招用童工④随地吐痰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