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
B.近看是山,远看是川 |
C.该省面积广大,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
D.北部 a 处气候特征为长冬无夏,降水稀少 |
.影响本区域城镇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A.城镇分布在河谷两岸,海拔较低,热量相对充足 |
B.为了方便生活,接近河流,取水便利 |
C.城镇沿河分布,地势较低,地形平坦 |
D.本区河网密集,城镇沿河布局,水运便利 |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问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
|||
城市 |
冬至正午 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
理论 |
实际采用 |
||
① |
24045’ |
2.02H |
1.7H |
② |
40028’ |
1.18H |
1.2H |
③ |
35021’ |
1.41H |
1.1—1.2H |
④ |
26036’ |
1.86H |
1.6-1.7H |
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②①③④ | D.②③④① |
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A.23米 | B.28米 | C.37米 | D.40米 |
读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A为昏线,PB为晨线 | B.新一天的范围约占1/8 |
C.此时的太阳高度①>② | D.全球昼夜平分 |
此时O点(O点为圆心)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问题。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1小时 | B.调慢1小时 | C.调快24小时 | D.调慢24小时 |
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长 | B.短 | C.一样 | D.长短无法判断 |
读图,下面四幅图,在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A.甲-A B.乙-B C.丙-C D.丁-D
读图,完成问题。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
A.山河相间 | B.中部高.四周低 |
C.东北高.西南低 |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 |
图示地区的地形属于 ( )
A.地堑山地 | B.褶皱山地 |
C.冲积平原 | D.地垒谷地 |
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 B.黄土高原 |
C.江南丘陵 | D.横断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