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下题。
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

A.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①—地形和气候 B.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C.③—降水量和地形 D.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的含义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
B.每年7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因此我们感到最炎热
C.恒星日的长度是23小时56分4秒
D.3月21日,黄赤交角为0,故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 )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太阳活动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②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③耀斑会干扰无线电通信④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虚线表示目标方向,实线表示实际方向)中,表示北半球物体水平运动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用一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太阳大气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大气层
B.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
C.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短波到达大气层上界,被全部反射回宇宙空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