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村庄地势最高的是____村,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_。
(2)假设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米。
(3)下列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图。
(4)从改善生态环境出发,①区最适合大力发展的农业产业是( )
A.畜牧业 | B.种植业 | C.渔业 | D.林业 |
(5)根据聚落的形成与发展条件,简要分析甲村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有利条件。
在光下叶绿体中的 能与 反应形成 ;当 比值低时, 也能与 反应形成 等化合物。 在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中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完成光呼吸过程。上述过程在叶绿体与线粒体中主要物质变化如图1。
光呼吸将已经同化的碳释放,且整体上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是______过程。
(2)与光呼吸不同,以葡萄糖为反应物的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场所是______和______。
(3)我国科学家将改变光呼吸的相关基因转入某种农作物野生型植株(WT),得到转基因株系1和2,测定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图3。图2中植物光合作用 的来源除了有外界环境外,还可来自______和______(填生理过程)。7—10时株系1和2与WT净光合速率逐渐产生差异,原因是______。据图3中的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株系1的总光合速率,理由是______。
(4)结合上述结果分析,选择转基因株系1进行种植,产量可能更具优势,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酿酒酵母是重要的发酵菌种,广泛应用于酿酒、食品加工及生物燃料生产等。研究人员对酿酒酵母菌株A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以提高发酵中的乙醇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酿酒酵母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_____发酵,可用于制作果酒等。
(2)传统发酵中,新鲜水果不接种酿酒酵母也能制备果酒,原因是_____。
(3)工业上常采用单一菌种发酵生产食品。菌株A存在于环境中,实验室获得该单一菌种的分离方法有_____和_____。
(4)菌株A含有1个FLO基因,其表达的FLO蛋白可提高发酵中乙醇产量,且FLO蛋白量与乙醇产量成正相关,研究人员基于菌株A构建得到菌株B、C、D(如下图)。该实验中,构建菌株B的目的是___,预期菌株A、B、C、D发酵中乙醇产量的高低为_____。
(5)菌株A中,X和Y基因的表达均可以提高发酵中乙醇产量。研究人员将X和Y基因融合在一起,构建了XY融合基因能表达的菌株E(如图),其在发酵中具有更高的乙醇产量。菌株E中无单独的X和Y基因,且其他基因未被破坏。简要写出由菌株A到菌株E的构建思路_____。
下丘脑特定神经元上的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后,导致该神经元的某激酶、钾离子通道相继被激活,最终通过迷走神经作用于肝脏,使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减少,降低血糖水平。上述过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图中的迷走神经是脑神经,属于_____神经系统。
(2)图中支配肝脏的迷走神经属于副交感神经。当血糖水平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_____,升高血糖水平。这说明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对血糖调节的作用效果是_____。
(3)从血糖来源方面分析,肝脏中葡萄糖生成减少的途径分别是_____和_____。
(4)某糖尿病模型小鼠补充足量胰岛素后,仍持续存在高血糖。据图分析,小鼠持续存在高血糖的可能原因中,除了胰岛素受体功能障碍外,还有_____(答出2点即可)。
(5)据图分析,若一只正常小鼠下丘脑特定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出现功能障碍,则短期内该小鼠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会_____,原因是_____。
有研究者构建了H基因条件敲除小鼠用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原理如图。构建过程如下:在H基因前后均插入LX序列突变成h基因(仍正常表达H蛋白),获得Hh雌性小鼠;将噬菌体的G酶基因插入6号染色体上,获得 雄鼠( 表示插入, 表示未插入G酶基因)
(1)以上述雌雄小鼠为亲本,最快繁殖两代就可以获得H基因条件敲除小鼠( 和 )。在该过程中,用于繁殖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长期采用近亲交配,会导致小鼠后代生存和生育能力下降,诱发这种情况的遗传学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繁殖时,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只 不表达G酶的小鼠,经检测发现在6号和8号染色体上含有部分G酶基因序列,该异常结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部分小鼠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如图2,③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结合图1的原理,若将图2中所有基因型的小鼠都喂食TM试剂一段时间后,检测H蛋白水平为0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某种病的患者在一定年龄会表现出智力障碍,该病与H蛋白表达下降有关(小鼠H蛋白与人的功能相同)。现有H基因完全敲除鼠甲和H基因条件敲除鼠乙用于研究缺失H蛋白导致该病发生的机制,更适合的小鼠是_____________(“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作物,提高大豆产量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任务。我国研究人员发现,基因S在大豆品种DN(种子较大)中的表达量高于品种TL(种子较小),然后克隆了该基因(两品种中基因S序列无差异)及其上游的启动子序列,并开展相关研究。
(1)基因S启动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__。
(2)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DN克隆的“启动子D+基因S”序列导入无基因S的优质大豆品种YZ。根据题19图所示信息(不考虑未标明序列)判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时,为保证目标序列的完整性,不宜使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此外,不宜同时选用酶SpeⅠ和XbaⅠ。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验证“启动子D+基因S”是否连接在表达载体上,可用限制酶对重组表达载体酶切后进行电泳。电泳时,对照样品除指示分子大小的标准参照物外,还应有______________。经验证的重组表达载体需转入农杆菌,检测转入是否成功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
(4)用检测后的农杆菌转化品种YZ所得再生植株YZ-1的种子变大。同时将从TL克隆的“启动子T+基因S”序列成功导入YZ,所得再生植株YZ-2的种子也变大,但小于YZ-1。综合分析,大豆品种DN较TL种子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