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不少干部陷人了网络问政的误区,认为有了网络,在办公室点点鼠标,社情民意就尽收眼底。上网,尽管只隔了一个屏幕,但还是有距离;上门,群众和干部才是真正的零距离互动。这里强调的是

A.任何事物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统一 B.要深入社会实践,重视调查研究
C.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源再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2009年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迫切地需要人们提高对资源再利用的认识。有专家指出:“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废物是发错了地方的资源。”这一认识的根据是
①物的资源或废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对物的态度
②废物向资源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性
③废物和资源之间具有本质上的抽象同一性
④废物或资源的性质是由其所处不同实践关系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4 C.①③ D.②④

画家通过对水、墨等物质材料的加工、组合,创作美术作品,表现个人内心世界,这表明,美术作品的创作是
①创造物质材料新的必然联系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②建立系统和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赋予作品以精神内涵
③建立物质材料之间的具体联系,以表现内心世界的主观联系
④依据物质材料的固有联系,建立作品与内心世界的具体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如图l所示,“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

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朱子家训》是一部阐述修身治家之道的家教名著,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清至民国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据此回答下题。
《朱子家训》的内容不乏封建糟粕,但一些警言至今具有指导意义。这告诉我们

A.矛盾具有客观性 B.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具有不平衡性

《朱子家训》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警言启示着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这表明

A.承认社会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前提
B.正确的意识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生活态度,促进社会发展
C.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D.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能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