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材料二 在传统书店普遍萧条的今天,台湾的诚品书店却创下了一个“书店神话”。全台湾拥有39间分店,每年顾客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诚品的成功之处是打破了传统书店的经营模式,除了以精致优雅的阅读空间规划、精心陈设展现阅读价值外,更长期举办各项演讲、座谈、表演与展览等延伸阅读活动,满足了现代人生活的多元需求;诚品还主张“连锁不等同于复制”,实行“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的合理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华文化属于典型的陆地中心文化,海洋文化的影响比较小;公民海洋意识相对薄弱,对发展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权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不强。受上述因素的制约,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仍然不是海洋强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调整农业生产的方法和形式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完成下列问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尊重了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当前条件下,也出现了农业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搞好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是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和增强农业发展活力的必由之路。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我国是如何解决“谁来种地”这一难题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变动着的价格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图1
(1)读图1,描述我国商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并运用所学《经济学常识》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对于生产者来说,首先意味着生产成本的改变,如果某些要素的价格上升而其他要素价格不变,企业一般会以更多的其他要素来替代成本较高的要素以获取更多的利润,经济学上称之为替代法则。对于所有者来说,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则意味着收入分配的改变。

图2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图2反映的变化对于企业经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积极影响
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和现实的经营问题。企业家要勇于面对现实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的变化给自己企业经营带不同问题。图3所示的帕累托法则,揭示了原因(成本变化)与结果(经营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

图3
(3)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企业应如何应对生产要素价格和成本的变化。
少数公共物品(如生产生活用水、电力、燃气、公交等)和公共服务关系国计民生,完全由市场调节会造成诸多弊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的价格一般由政府来制定。
(4)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行使公共物品定价权力时,政府应如何提高决策的权威和公信力。

近年来,丽江遭受着“过度商业化”的质疑。
一种声音:目前丽江古城街道两旁纳西族人所居住的院落,改成了店铺、客栈和酒吧已经很难见到纳西族原著居民的踪影。原有的古朴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族歌舞、摩梭风情被蒙上了厚厚的商业气息。
另一种声音:丽江还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元文化结合的古城,现在的建筑、民族服饰、餐饮体现的都是纳西族的历史文化。丽江要古朴,也要发展。
身在熙来攘往的商业街,心里向往的却是曾经古朴的丽江。古朴一定意味着贫穷和守旧吗?这是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请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围绕我国历史文化古城的发展向管理者提出建议。

世界城市化的规律警示我们,当城镇化率进入40-60%的阶段,是决定城镇化是否能够健康成长的关键期,我国的城镇化率刚过50%。人们在追求城镇化的幸福中,遇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和谐的种种矛盾,交通难、居住难、就业难、看病难等问题成为影响城镇居民幸福指数的不利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我国政府和公民应如何化解影响幸福指数的不利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