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试管号
GA溶液
缓冲液

半粒种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带胚
25℃保温24h后去除种子,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液
25℃保温10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2
0
1
1
去胚
++++
3
0.2
1

去胚
++
4
0.4
1
0.6
去胚
+
5
0.4
1
0.6
去除糊粉层的种子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表格中的①       ,表格中的②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 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推测糊粉层细胞和α淀粉酶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糊粉层细胞和赤霉素的关系可能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失去再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但机体在发展适应过程中,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称之为干细胞。一旦需要,这些干细胞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以保证局部组织损伤的修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某一时期”最可能是( )
A.受精卵B.八细胞胚C.囊胚D.原肠胚
(2)根据分裂潜能,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可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多能干细胞(可发育成多种组织和器官)和专能干细胞(发育成专门的组织和器官),则这些细胞在个体发育中的分化顺序是( )
A.全能——专能——多能B.全能——多能——专能
C.多能——全能——专能D.专能——全能——多能
(3)在全能干细胞的发育过程中,皮肤由______胚层发育而来,眼睛由______胚层发育而来,神经系统由______发育而来。
(4)个体发育过程中最原始的干细胞是______
(5)干细胞在临床上应用的最大优点是移植器官和患者之间无______反应。
(6)谈谈你对干细胞研究的看法。

下图是三类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图中A、B、C分别属于哪三类生物的细胞?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纤维素酶接触三种细胞,则图中细胞外层发生水解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结构的生理功能:
A中③_________________;B中④_____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三种细胞均吸收K+离子,但B细胞吸收K+能力最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器官的CO2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在A、B两玻管内盛有稀葡萄糖溶液20mL。在A管内加入一不定数目的某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在B管内加入数目相同的另一种单细胞真核生物,再向两玻管液体内充入空气后,迅速将玻管密封,放置在光照明亮处。实验员每隔一定时间从两破管内分别取出少量溶液,测定内含O2和CO2浓度,历经3h,其数值变化如下图所示。然后撤去光照,再重复上述测定工作,双历经3h。问:

(1)A管内液体呈何种颜色?_____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最初3h内,两玻管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否都下降了?清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撤去光照后3h内,AB出两管液体中O2和CO2浓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并把变化情况画在上述两图的右半部分。

图表示绿色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对图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3)你认为在温度为40℃,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进行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外界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
(4)在光照强度为b的条件下,温度为30℃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如果大棚栽培蔬菜,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光照强度为b、温度为20℃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如果大棚栽培蔬菜,此时应采取什么措施有利于蔬菜的生长?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