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某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所示的海峡名称是 。
(2)将字母B所代表的盆地名称写在横线上 。
(3)B地夏季气温比C地更高,其影响因素是 。
(4)图中D地区主要生产的糖料作物是 。
(5)E地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该地是 市。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问题。
(1)A、B、C三点都位于地球上五带中的带,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点。
(2)A点的纬度是,一天中,A、B两点先看到太阳的是点。
(3)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处,此时北极圈内会出现________现象,南极圈内会出现现象。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乙处时,北半球处在____季,南半球处在季。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动过程中,十堰市的白昼将逐渐变,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将逐渐________。
阅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每个空格0.5分,共5分)
(1)A地所在的大洲是洲,该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2)B点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上;南部有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
(3)C点位于______洲北部,属于极端干旱的地区,人口稀疏;C地及以北地区的气候具有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属气候类型。
(4)D点有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这个地区大部分人属于人种,信奉教,由于这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故都属于国家。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每个空1分,共5分)
(1)图中横线表示的是纬线,其中穿过A点的纬线长度约为千米。
(2)图中A、B、C、D四点中最晚见到日出的地点是;有明显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地点是点;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从A.B.C.D四地出发一直朝北走,最终相遇的地点是。
(3)请在图上标注M点,其坐标是(30°W, 60°N)。
读“中国山河图”,完成问题。(每空1分,共29分)
(1)图中山脉①为,其东侧的地形区为,西侧的地形区为;东西两侧地形的共同特点为,不同特点为。
(2)山脉③为,长江切穿此山形成著名的大峡谷,国家在此处修建的超大型水利工程为_________水电站,说明此处__________资源丰富。长江的L处及其附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相当丰富,被称为“水乡”。那么,在L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可行性_______(填大或小),因为。
(3)图中山脉④为__________,其走向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脉是和两省的界山。
(4)图中山脉⑥为⑦为,⑧为;盆地A为,B为,上述地形区大部分位于(填省区)境内,由此总结该省区的地形特点为。
(5)长江发源于图中的⑨山,注入G海。
(6)图中河流D为江,该河流为我国与(邻国)的界河。由于该河流流域位于(干湿地区),所以该河具有“水量丰富”的特征;
由于该河流流域的,所以该河流具有“含沙量小”的特征;
由于该河流流域的,所以该河流具有“结冰期长”的特征。
(7)图中山脉⑤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1)左图中A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农业以为主。
(2)右图中B高原夏季气温较________,其原因是。
(3)右图中C是__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年降水量__________(大于或小于)800毫米。
(4)右图中D地区夏季盛行风主要来自太平洋的是季风(方向)。
(5)左图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右图B、E、G三地中的_____,该气候年降水分配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