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2(g) ="==" CO(g) △H1 = -110.5 kJ• mol-1
C(s)+O2(g) ="==" CO2(g) △H2= -393.5 kJ• mol-1 则C(s)+CO2(g) ="==" 2CO(g) 的△H 为
| A.+283.5 kJ• mol-1 | B.+172.5 kJ• mol-1 | C.-172.5 kJ• mol-1 | D.-504 kJ• mol-1 |
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型管)构成一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用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硫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电池负极消耗amol气体时,电解池阴极有amol气体生成 |
| B.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
| C.电解后,c(Na2SO4)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
| D.反应后,电池中c(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变大 |
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 A、B为两种常见金属,它们的硫酸盐可溶于水。当K闭合时,在交换膜处
从右向左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的电极反应:
B.在ASO4溶液中,(
)浓度减小
C.
电极上有
产生,发生还原反
应
D.反应初期,
电极周围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液中加
0.1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 A.0.1mol | B.0.2mol | C.0.3mol | D.0.4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