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共价键 |
D.丁与乙酸都能发生发生中和反应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A |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
均有固体析出 |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
B |
将少量某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出现白色沉淀 |
该气体一定是CO2 |
C |
分别用测定常温下0.1 mol·L--1 Na2SiO3和Na2CO3的PH |
PH:Na2SiO3﹥Na2CO3 |
非金属性Si﹥C |
D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 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取Fe(OH)3胶体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
D.已知I3-![]() |
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
B.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
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甲 |
丙 |
|
乙 |
丁 |
戊 |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丙>甲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乙>丁>戊
D.戊只与强酸反应
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 ②Fe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 ;
③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 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 | B.③②①④ | C.③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