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变异 | D.生活条件改变 |
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 |
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
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
D.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
DNA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DNA的( )
A.双螺旋结构 |
B.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
假如某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用14N标记后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用15N标记后的大肠杆菌,培养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则子一代、子二代的DNA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
A.(a+b)/2 (a+3b)/4 | B.a+b a+3b |
C.(a+b)/2 | D.a+b (a+b)/3 |
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③
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32P标记及氨基酸被15N标记的细菌体内连续繁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和15N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比例是( )
A.100%、100% | B.25%、50% |
C.50%、50% | D.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