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跑后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积累所致 |
B.人体受到寒冷刺激会导致下丘脑中的神经中枢产生冷觉 |
C.血液中CO2浓度升高会导致呼吸中枢兴奋 |
D.猪流感病毒的入侵很可能会破坏人体内环境稳态 |
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两种植物均含14条染色体,但是两种植株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株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株X有三种表现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植株Y产生配子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
C.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植株X的幼苗,进而获得可育植株Y |
D.用①处所用处理方式处理植株Z的幼苗,性成熟后自交,子代中只开白花的植株占1/36 |
豌豆素是野生型豌豆产生的一种抵抗真菌侵染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对野生型豌豆进行诱变处理,通过发生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得到了两个无豌豆素的纯合突变品系(品系甲和乙,与野生型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的差异),利用突变品系和野生型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野生型豌豆合成豌豆素至少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的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为显性时才能合成豌豆素 |
B.由实验二可知突变品系甲发生的是显性突变 |
C.实验一的F2无豌豆素植株中存在3种纯合品系 |
D.如将实验二F2中的无豌豆素植株自交,后代中有1/6的植株为野生型 |
在某作物育种时,将二倍体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过程还可以用硫酸二乙酯处理 |
B.⑤×⑥的育种方式获得的后代都可育 |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⑧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
D.由③到⑧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
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C.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
D.苏云金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
下表列出了自然条件下两个杂交组合及后代染色体的数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
一 |
二 |
||
狮(38) |
虎(38) |
白菜(20) |
甘蓝(20) |
|
后代 |
狮虎兽(38) |
白菜---甘蓝(20) |
||
A.狮与虎能交配产生狮虎兽,无生殖隔离
B.许多狮虎兽可以构成一个种群
C.“白菜﹣甘蓝”正常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
D.“白菜﹣甘蓝”植株通过花粉离体培养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