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立即发生乙酰胆碱乙酸+胆碱,分解后的胆碱在 Na+ 协同下进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关于该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
B.乙酰胆碱被分解可防止递质长时间起作用 |
C.胆碱酯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D.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结合后,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
下列与种群数量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内某种群出生率升高,则在此期间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上升 |
B.若某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一定增加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是从直接改变种群的年龄组成入手减少害虫的数量 |
D.我国一线城市人口的剧烈波动往往与迁入率、迁出率有关 |
下列实验或调查中, 关于操作与操作目的的描述一致的是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 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1中
A.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3/8 |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1/4 |
C.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
下图甲表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 乙表示将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去除尖端胚芽鞘上的三种处理方式, 一段时间后①、 ②、 ③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
B.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
C.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
D.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
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 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 干扰A、 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①释放的多巴胺与②结合会导致细胞B的膜电位改变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