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
氧化性:Cl2>Br2>I2 |
B |
c处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
C |
d处立即褪色 |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
D |
e处变红色 |
还原性:Fe2+>Cl- |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创立原子结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
B.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
C.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轨道模型 |
D.20世纪初,科学家指出必须用量子力学方法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
B.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
小明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一项的结果为4.94×10—3 mol·L—1。这里的“4.94×10—3 mol·L—1”表示葡萄糖的
A.物质的量 | B.摩尔质量 | C.质量分数 | D.物质的量浓度 |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 | B.含有的碳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C.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D.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 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
C.1 mol Mg与足量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D.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