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l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A.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 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 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 ②假说一演绎法 ③类比推理 |
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
B.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
C.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
D.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
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 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 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 |
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 |
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 |
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
B.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
C.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
D.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
下图1表示相对独立的某一小片草地中各生态系统成分在碳循环中的关系,图2表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A、C都不属于该群落的组成成分
B.丙的数量增加,引起E的数量增多
C.图2中食物链是E→乙→丙→甲
D.可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调查E和甲的种群密度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B.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
C.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