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氦、铷、铯”等是用下列哪种科学方法发现的:
| A.X射线 | B.质谱 | C.光谱分析 | D.核磁共振氢谱 |
常温常压下,将a mol CO2气体通入1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下列对所得溶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当a=1/2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c(OH-)>c(HCO3-)>c(H+) |
| B.当1/2<a<1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 c(HCO3-)+ c(H2CO3) |
| C.当a=1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OH-)+ c(CO32-)=c(H+)+ c(H2CO3) |
| D.当a=1时,所得溶液中存在:c(Na+)>c(CO32-)>c(HCO3-)>c(OH-)>c(H+) |
如图所示:
,每个编号代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物质,凡是用直线相连的两种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供选择的物质有:a.铁;b.稀H2SO4;c.③Na2CO3溶液;d.BaCl2溶液;e.Cu(NO3)2溶液;f.MgSO4溶液。图中编号④代表的物质是
| A.H2SO4 | B.MgSO4 | C.Cu(NO3)2 | D.BaCl2 |
在80 g密度为d g/cm3的硫酸铁溶液中,含有2.8 g Fe3+离子,则此溶液
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1)
A.![]() |
B.![]() |
C.![]() |
D.![]() |
某同学用镀铜的石墨做阳极、石墨做阴极电解稀硫酸,用曲线I表示电解过程中阴极增加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用曲线II表示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下列曲线图合理的是(电解初期溶液中H+放电)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g)+3Y2(g)
2XY3(g)△H=-92.6 kJ·mol-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 容器 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 X2 |
Y2 |
XY3 |
||
| ① |
1 |
3 |
0 |
放热 23.15 kJ |
| ② |
0.6 |
1.8 |
0.8 |
Q(Q>0)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
| B.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kJ |
| C.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1 |
|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