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如浓度盐酸(酚酞作指示剂)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 |
B.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选择的指示剂只能是酚酞 |
C.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 |
D.当滴加NaOH溶液10.00 mL时(忽略滴定前后体积变化), |
已知工业上真空炼铷的反应方程式为:2RbCl + Mg MgCl2 + 2Rb(g),对于此反应,能够进行正确解释的是()
A.铷比镁金属性强 |
B.氯化镁比氯化铷难溶 |
C.高温下,镁离子得电子能力比铷离子弱 |
D.铷的沸点比镁低,当把铷蒸气抽走时,平衡向右反应方向移动 |
资料显示:人体中铝的含量过高会导致人的早期衰老,铝在脑中蓄积可引起大脑神经的退化,记忆力衰退,智力和性格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呈现老年性痴呆。明矾是一种常用于炸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的含铝食品添加剂。下列有关明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明矾![]() |
B.明矾能净水是因为明矾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
C.明矾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其水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
D.明矾易溶于水 |
将质量为w1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 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 mol/L的HCl溶液,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HCl溶液体积为V2 L。将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w2g。下列所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35.5aV2=w2-w1 | B.23n![]() |
C.n(Na)+3n(Al)=2V1/22.4 | D.aV2=V1/22.4 |
向100mLNaOH溶液中通入标况下的CO21.12L后,将溶液小心蒸干后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5.08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1.00mol/L,所得固体是Na2CO3 |
B.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0.500mol/L,所得固体是Na2CO3和NaHCO3 |
C.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1.00mol/L,所得固体是Na2CO3和NaOH |
D.原NaOH溶液的浓度是0.900mol/L,所得固体是Na2CO3和NaHCO3 |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使之恢复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 B.溶液pH不变,有H2放出 |
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 D.溶液pH增大,有O2放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