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人们又发明了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技术。请回答有关酶和固定化细胞方面的问题。
(1)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常用的包埋材料是________,使用方法是________(填出号码)。
(3)酶的活性一般用酶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在酶活性测定中,酶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4)使用纤维素酶和化学方法都能分解纤维素,请说出使用酶处理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离纯化特定的酶,常使用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酶,最先分离出来的是分子量________(大或小)的酶分子。使用电泳法分离酶,影响酶电泳速度的因素有
.
(6)为什么一般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是人体内糖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B所示的物质是______,C所示的物质是______。
(2)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如果图示的细胞是肌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
(3)如果图示的细胞是神经细胞,那么,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染色体吗?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中的④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吗?______。请叙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则图中②过程将加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来自父方、母方区别),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两个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图A和图________,图________和图D。
(2)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________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________个次级精母细胞。
(3)精细胞A的一条染色体在初级精母细胞________时期发生了________。
(4)精细胞E、F和________最可能来自同一个________精母细胞。
(5)这6个精细胞中同时含有来自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及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________,如图中的________。也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________,如图中的________。两种原因同时作用的有图中的________精细胞。
(6)如图14-8为两个精细胞,问:H细胞与图14-7的________精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G精细胞与图14-7中的________精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下表是用于无土栽培的一种培养液配方:
Ca(NO3)2 |
MgSO4 |
KH2PO4 |
|||
10 g |
0.25 g |
0.12 g |
|||
KCl |
FeCl3 |
K2HPO4 |
H2O |
||
0.12 g |
0.005 g |
0.12 g |
1 000 mL |
||
(1)Mg是油菜必需的大量元素,缺Mg时,油菜将无法合成叶绿素。为了观察缺Mg时对植物的影响,应将上述培养液的配方如何改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几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油菜、两只玻璃缸、胶管等,请你完善实验步骤来证明Mg是油菜的必需元素。
第一步:配制完全培养液和缺Mg培养液,分别加入A、B两个玻璃缸中。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3年,青霉菌产生青霉素只有20单位/mL。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等射线照射青霉菌,结果,绝大部分菌株都死亡了,只有极少数菌株生存下来。在这些生存下来的菌株中,有的菌株产生青霉素的能力提高了几十倍(目前青霉素产量已经达到 2 000单位/mL)。请回答:
(1)用射线照射青霉菌,能培育出青霉素高产菌株。这是由于射线使青霉菌发生了______的缘故。
(2)发生以上变化的化学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发生以上变化的时期是______。
(3)经射线处理后,在存活的青霉菌中,培育出了青霉素高产菌株。在这一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______。
(4)用射线照射,培育出生物新性状的育种方式叫做______。它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在改变生物遗传特性上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为细菌生长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段为______期,BC段为______期,CD段为______期,DE段为______期。
(2)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的酶和ATP的时期在______期,若扩大再生产选取菌种最好在______期,该期细菌的增长呈______型增长。
(3)从BC段进入CD段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工业为了获得较多的代谢产品,需延长______期,此时除了要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外,还应严格控制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在培养中灭菌不严格混入了青霉菌,那么初期出现的生态学现象是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发现细菌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生存斗争角度考虑,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_____期,形成这一态势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