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反应:① 2C(s)+O2(g)=2CO(g)                 ΔH1=-221 kJ/mol
②CO(g)+1/2O2(g)=CO2(g)              ΔH2=-283 kJ/mol
③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3=-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12g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221 kJ热量
B.碳的燃烧热ΔH=-393.5 kJ/mol
C.CO(g)+1/2O2(g)=CO2(s)ΔH > ΔH2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57.3 kJ 热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
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
C.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
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取酸雨试样,加入10%H2O2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酸雨试样中一定含有H2SO4
B
将锌片和银片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银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形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银作正极
C
某无色溶液,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醛类化合物
D
配制FeCl2溶液时,先将FeCl2溶于适量稀硝酸,再用蒸馏水稀释,最后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铁粉
抑制Fe 2水解,并防止Fe 2被氧化为Fe3

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和物质,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A: 它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醇
B.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C.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pH值由4.68变为4.28,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不都是绝缘体

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1.5 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 mol
B.反应后产生13.44 L 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 mol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如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

阴离子
CO32-、SiO32-、AlO2-、Cl-
阳离子
Al3+、Fe3+、Mg2+、NH4+、Na+

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是盐酸,则X中一定含有CO32-、SiO32-、AlO2-和Na+
B.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Al3+、Fe3+、NH4+、Cl-
C.若Y是NaOH溶液,则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
D.若Y是NaOH溶液,则X中的Al3+、Mg2+、NH4+物质的量之比为1:1: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