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CO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内给予适宜光照,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效率。下图甲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乙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_________段。在E点时光台作用速率最大,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完成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将状况相同的水稻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l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此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自花受粉的植物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控制色素是否形成,a无色素形成(无色素为白花),B控制紫色的合成,b控制红色色素的合成。现有四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种(甲—紫花,乙—白花,丙—红花,丁—白花),进行了如下实验:
(1)控制花色的这两对基因遵循定律,其中品种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的乙品种换成丁品种进行实验,则F2中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在甲品种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株蓝花植株(戊),让戊与丁品种杂交,结果如下:
①据此推测:蓝花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了______(显/隐)性突变。
②假设上述推测正确,则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为了测定F2中某蓝花植株基因型,需用甲、乙、丙和丁四个品种中的____________品种的植株与其杂交。
某一河流中有浮游植物a、b和浮游动物c、d四个优势种群,其中c、d均能以a、b为食,且d又可以以c为食。请回答:
(1)研究人员将a和b两个种群放在一起培养,在环境温度为T1和T2条件下,测得种群数量的变化如A图和B图所示:
①a种群与b种群的关系是。
②如果环境温度是不稳定的,在一定频率下发生T1、T2的交替变化,a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C图,试在C图中画出b种群数量的变化。
(2)由a、b、c、d四种生物可组成条食物链。
(3)若大量捕杀c使其数量减少,则一定时间内会导致d环境容纳量(增加、不变、下降)。
(4)若河流周围工厂少量排污后,河流仍能保持清澈,体现河流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的稳定性。
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相关激素,甲、乙、丙代表相关器官,请回答(在[]中填图中字母或文字):
(1)人在遇到寒冷刺激,身体的温度感受器产生兴奋,以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到体温调节中枢 []。
(2)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经有关神经的传导通过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通过方式减少热量散失,使面色苍白。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通过使相应的器官分泌相关激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产生更多的热量,血液中激素含量增加的顺序依次是[]。
(3)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已知在黑暗条件下蔗糖可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转化成淀粉,某科研小组为验证这一结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取生理状态一致的叶片(去掉叶柄并用石蜡封口),平均分成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一段时间后,脱色用碘液检测叶片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忽略不计)。
编号 |
组1 |
组2 |
组3 |
组4 |
处理 |
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O2 |
叶片浸泡在5%蔗糖溶液中,通入N2 |
叶片浸泡在蒸馏水溶液中,通入O2 |
? |
黑暗 |
黑暗 |
黑暗 |
黑暗 |
|
检测结果 |
有淀粉 |
无淀粉 |
无淀粉 |
无淀粉 |
请回答:
(1)实验前要将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叶片一般用__________(试剂)进行脱色处理,再用碘液处理。
(2)组1中蔗糖转化成淀粉的直接能源物质是,是通过产生的。与组1相比,组2叶片无淀粉的原因是。
(3)前三组实验不能证明蔗糖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因此必须增加组4,组4的处理是_______
。
1.某种鸟类(2N=76)为ZW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问题:
(1)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
①雌性鸟类羽毛的颜色有____________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亲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____________。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进行了右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①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灰色斑点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②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__________,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杂交,子代新出现的羽毛性状占____________。
③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将F2全部个体放归自然界多年后,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将____________(“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2.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______________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_________溶液中才能进行。
(2)选用EcoRI和XhoI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___________。
(3)过程⑥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若把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并从中提取出的抗体_______是或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程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