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红外线CO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内给予适宜光照,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效率。下图甲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乙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_________段。在E点时光台作用速率最大,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完成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将状况相同的水稻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l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mg/h,此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具有溶栓的作用,其机理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1)据图分析,NK不但能直接催化分解________,还能间接激活_________,从而达到溶栓作用。
(2)请根据下列出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溶栓效果,并在下面横线位置上,补全相应内容。


加入物质的成分
试管1
试管2
1
纤维蛋白块
1g
1g
2
缓冲液
1mL
1mL
3
纳豆激酶(NK)溶液
1mL
/
4

/
1mL

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蛋清溶液、缓冲液、双缩脲试剂、量筒、试管和秒表。实验步骤:
①按顺序依次加入相关物质:第2步加缓冲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第4步加的物质是
②观察和记录_____________ ,从而分析实验结果。

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放置两个电极,并连接到一个电流表上,如果分别在X、Y处给予一个适宜的相同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分别是______、______。由此说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方向只能是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可能是该药物抑制了__________的功能。
(3)如果该图代表人在抵御寒冷时的部分调节过程,则细胞甲可能是______细胞,分泌物a可代表其分泌的_______激素,当血液中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甲细胞分泌物质a,使人体内激素b的含量不至于过高。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激素释放到内环境后仅作用于靶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

如图1表示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质)形态的周期性变化,图2是某动物(2N=4)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象,图3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请用箭头和字母表示图1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图1中从a到b染色体解开螺旋,则此过程发生在________期。
(2)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会出现明显差异,与此直接相关的两个细胞器是________。
(3)图2细胞发生的时期相当于图3中 区段(用坐标轴上的数字表示)。
(4)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3中的_________区段(用坐标轴上的数字表示)。

光合作用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甲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呼吸作用速率。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消耗ATP的过程是 (写标号);过程④是在 中进行的。
(2)分析乙图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 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
(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乙图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_______;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小时)光照、12h黑暗,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___________。

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B1、B2和B3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如表所示。

基因型
B1 B1
B1 B2
B1 B3
B2 B2
B2 B3
B3 B3
表现型
黑色
黑色
黑色
灰色
花斑色
棕色

注:花斑色由灰色与棕色镶嵌而成
请回答:
(1)B1、B2和B3源自于基因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2)据表分析,基因B1对B2、B3 ,B2与B3 ,毛色的遗传遵循 定律。
(3)若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判断某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让其与多个灰色雌性个体交配。如果F1有黑色和灰色个体,则该黑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判断的根据是
(4)若某雄性个体与某黑色雌性个体交配,F1有棕色、花斑色和黑色三种个体,则该雄性个体的表现型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