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食品卫生检验人员常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食物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从而判断食品污染程度。
实验原理:荧光素在荧光素酶、ATP等物质参与下,进行反应发出荧光;用分光光度计可测定发光强度;ATP的含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实验步骤:
一、ATP的提取:称取一定量的食物样品,研磨后沸水浴10 min,冷却至室温,离心,取上清液。
二、ATP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并注入适量的所需物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请回答:
(1)步骤一中的沸水浴处理,使酶的____________________被破坏而失活。
(2)步骤二注入的物质中,属于反应物的是__________: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探究“测定ATP时所需荧光索酶溶液的最佳浓度”的实验结果。

①结果表明: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上述生物发光法测定食品样品中细菌的ATP总含量,可测算出细菌的数量,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下图为人口自动调控图(注:环境中的人口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然界中,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理由是
(2)由图可以看出,当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容纳量时,人类生存的环境阻力将随之_________
(3)长期以来,我国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因此控制我国人口的关键是控制人口的,我国采取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_________ ____。
(4)若此图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_____________。参照该法,据所学知识,写出防治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方法)

下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回答: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_____
(3)图中b激素是___,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    ,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请回答与机体免疫有关的问题:
(1)体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应与第二次免疫反应相比较,产生抗体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2)某种病原微生物(V1)初次侵入机体后,经______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使V1的______________暴露出来,并传递给_____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______________;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____;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细胞乙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下图(一)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图(二)是一个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编号,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是
(2)图(一)的中枢中共有突触个;位于神经中枢内的细胞体有____ 个。
(3)图(一)中如果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图中ABCD处首先测到局部电流的
处。
(4)图(二)中的结构"1"表示________,释放的物质"3"表示。其中“4”是由形成的。

(共10分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2)乙兴趣小组以新鲜绿叶为材料提取和分离了叶绿体中的色素,请回答:
①该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化学药品有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碳酸钙的作用是
②该实验中用方法分离各色素。其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    
③该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其中B代表的色素是;D色素带的颜色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