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国政府依据“必须走出去”的战略决策,派周恩来等代表参加了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这次会议( )
A. |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
B. |
宣告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立 |
C. |
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 |
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
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张謇的人物传记。下列所拟传记标题恰当的是( )
A. |
“反清英雄第一人” |
B. |
革命先行者 |
C. |
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
D. |
状元实业家 |
1945年8月,毛泽东离开延安前说:“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据此判断,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地是( )
A. |
重庆 |
B. |
南京 |
C. |
西安 |
D. |
广州 |
1917年,胡适提出了“不用典”“不用套语”等主张,陈独秀号召用“国民文学”取代“贵族文学”。由此可知,胡适和陈独秀希望( )
A. |
保留旧文学 |
B. |
废除科举制 |
C. |
普及白话文 |
D. |
推翻清王朝 |
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
《南京条约》 |
B. |
《北京条约》 |
C. |
《马关条约》 |
D. |
《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