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下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 B.曹魏 | C.唐朝 | D.北宋 |
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 |
维护了国家权益 |
B. |
创新了斗争方式 |
C. |
动摇了清朝统治 |
D. |
打击了帝国主义 |
1608年,徐光启从福建引来甘薯种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后又写成《甘薯疏》,指出甘薯的优点,介绍其种植方法。材料体现出他( )
A. |
关注科学理论 |
B. |
得到百姓的支持 |
C. |
重视数据分析 |
D. |
注重实践与总结 |
元朝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澎湖“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忽必烈年号)间立巡检司”,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每年征收盐税中统钞十锭二十五两。元朝此举( )
A. |
完成了全国统一 |
B. |
加强了边疆管理 |
C. |
进行了赋税改革 |
D. |
推行了行省制度 |
宋朝时,雕版印刷术使用更加普遍,“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对文化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这主要说明宋朝时期( )
A. |
儒家思想备受推崇 |
B. |
技术推动文化发展 |
C. |
活字印刷普遍使用 |
D. |
文化助力技术创新 |
曹魏建立后,百姓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北魏孝文帝时,北方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北方( )
A. |
铸币金属匮乏 |
B. |
币制较为混乱 |
C. |
农业技术落后 |
D. |
商品经济衰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