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朝代 |
南方 |
北方 |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的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唐朝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
材料二 朝迁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南方经济有了哪些发展?
(2)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主题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悟?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一百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做主。国父领导革命, “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
——马英九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讲话
材料二: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唤呐,……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需要我们的活动。
——1919年《湘江评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2)若要了解辛亥革命后民国临时总统权力和限制,你会选择查阅哪部文献该文献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二揭示了辛亥革命有何不足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他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1)材料一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3)材料二是由谁提出来的主张?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说出新文化运动另外一个代表人物。
(4)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两个国家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日本都出现了危机。请根据图片呈现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三国面临的危机是什么?
(3)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都采取措施,战胜了危机,请将下表字母代表的相关内容填在答题纸上。
国名 |
美国 |
俄国 |
日本 |
领导人物 |
A |
亚历山大二世 |
D |
历史事件 |
B |
C |
E |
共同作用 |
F |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主要力量。
材料一: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写到:“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奖项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材料二: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工业革命,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三: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一个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1)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豪的灿烂辉煌。隋唐时期我国哪些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大工厂机器使用的能源是什么?在跨入“新时代”后,英国人出行的新交通工具主要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新的革命”应指什么?“另外一个大的无比的革命力量”又是指什么?从此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