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 824 000
270 717
1920年
1759
500 620 000
557 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为辛亥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这说明

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
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
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
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这体现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宗法制的衰落
C.适应小农经济发展 D.井田制的终结

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