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了新宪法,把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授与任期10年的共和国总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12月就是否同意建立帝国进行全民表决中,波拿巴根据740万票赞成64万票反对的投票结果宣布称帝。称帝后法国的政体是
| A.君主专制 | B.君主立宪制 | C.共和制 | D.人民民主专政 |
1923年—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 A.为大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
|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
C.有利于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
| D.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
对英国所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 A.英国与欧洲大陆诸国势力保持相等 |
| B.英国与欧洲大陆某一国势力相等 |
| C.保证欧洲大陆有两个势力相等的国家 |
| D.保持欧洲各国的势力相等 |
凡—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
|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
|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
|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
本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能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共存,其前提条件是
| A.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快 | B.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承认 |
| C.反武装干涉斗争胜利 | D.一战后列强需要和平 |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用行政命令来管理 经济 |
|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
|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
| 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