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两国相互妥协才能够取得成功的外交 | B.只有“人民外交”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权益 |
C.民众的爱国热情往往带有非理性成分 | D.顾维钧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 |
有学者说:“不是一分(历史)材料出一分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分货。”这表明( )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
B.史料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
D.解读史料受主观因素影响 |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历史绝不是用叙述写成的,他总是用凭证或变成了凭证并被当作凭证使用的叙述写成的。”依据此观点,中国古代符合此要求的历史事件是( )
A.神农制耒 | B.大禹治水 |
C.夏启建制 | D.武王分封 |
历史学家布洛赫说:“即使是那些看起来明白无误而又极具价值的文献或考古资料,也只有当人们适时地向它提出问题时,他才会开口说话。”这说明( )
A.研究者会影响史料价值的挖掘 |
B.史料的价值影响史料的真实性 |
C.研究态度决定着史料价值的多少 |
D.已有史料决定着历史研究方向 |
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是包含着“神人同形同性说”,即神都具有人的外形和性格,只是神是最完美的人。古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说” ( )
A.反映了民主政治思想 | B.体现了无神论思想 |
C.体现了人神合一思想 | D.蕴含了人文主义思想 |
朱熹说:“扇子之物出现之前,已有扇子的道理,据此制作扇子;江河湖海中的诸多月亮,是天上唯一月亮的投影。”下列与此“扇子之理、月印万川”观点一致的是( )
A.格物致知 | B.理是世界的本原 |
C.理不在外物 | D.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