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顾维钧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外交上却不能接受这条成语的,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自五四以来,‘人民外交’的口号已成为非常时髦的口号,群众组织起来大游行或组成代表团对中国的外交施加压力,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两国相互妥协才能够取得成功的外交 B.只有“人民外交”才能真正维护国家的权益
C.民众的爱国热情往往带有非理性成分 D.顾维钧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联合国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①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② 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
③ 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④ 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领导人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其意在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

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根本措施 D.会挫伤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的是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
C.圈地运动的进行 D.手工工场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