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在《论策略书》中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而不应该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列宁在其革命生涯中是如何践行这一观点的
A.用暴力革命手段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 |
B.领导召开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成立俄国共产党 |
C.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D.发表“四月提纲”,将俄国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②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
③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
19世纪末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各具特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与国王权力相当 |
B.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权力大于国王 |
C.美国总统由民主选举产生 |
D.德意志宰相代替皇帝行使权力 |
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成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