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13年10月在山东举办,它是具有全国性、群众性的重要国家文化艺术节日。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所以要牢牢把握办节宗旨,坚持办节为了人民、办节依靠人民、办节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筹办“艺术节”的过程作为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谈谈办好艺术节为什么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
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表:2010~2014年中国信息消费发展变化情况
年 份 内 容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中国信息消费规模(万亿元) |
1.0 |
1.3 |
1.7 |
2.2 |
2.8 |
人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元) |
756.35 |
982.3 |
1266.5 |
1595.3 |
1896.4 |
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 |
7.19 |
8.04 |
8.90 |
9.15 |
9.68 |
注: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
结合上述材料,简述发展互联网经济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创新投融资方式。
材料一:
(1)材料一说明什么问题?
材料二:合理、适度、高效的投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可以说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出口结构。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出口结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提出的“拉弗曲线”理论(见下图),曾得到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青睐和支持。在1980年的总统竞选中,里根将这一理论作为“里根经济复兴计划”的重要依据。里根执政后,经济增长也出现当时少有的景气状况,可以说“拉弗曲线”为里根的政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材料二:下表是近几年我国结构性减税的内容:
税种 |
税 改 内 容 |
|
税收 减免 |
个人所得税 |
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等级由9级调整为7级 |
企业所得税 |
①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②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③软件生产企业或集成电路设计(生产)的企业所得;④需要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⑤技术先进服务型企业;⑥动漫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⑦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20%的优惠税率 |
|
增值税 |
①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性增值税转变,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进项税额能够在发生当期抵扣;②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过去6%和4%一律降至3% |
|
税收 增加 |
资源税 |
提高磷矿石、玉石、珍珠岩等矿产资源税 |
增值税 |
提高金属矿、非金属矿的采选产品的增值税率 |
|
消费税 |
提高烟酒的消费税率,停征养路费,改证成品油消费税 |
(1)结合材料一,简要指出“拉弗曲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及给我们的启示。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具体地分析指出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经济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4“深改”元年,广东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已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强省的广东展现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主要在于改革、开放、创新、民生和平衡的 “五个引领”。一、仅一年间,广东就取消和下放69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压缩89%以上……行政审批制度、企业投资体制、商事登记制度等系列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积聚了广东发展的能量。二、无论是粤港澳,还是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广东一直走在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获批,这将开启新一轮开放格局,开启广东的新未来。三、创新已成广东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华为、中兴、格力等一大批从小厂成长起来的跨国企业书写了“广东智造”的辉煌。四、2014年初,广东首次把“底线民生”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省民生类财政支出全年增长11.2%。五、广东力求各项政策的“总效应平衡”,提质增效,扭住了转方式主线,实现了稳增长与调结构的相互促进,有力防止了实体经济下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在经济新常态下可供借鉴的经验。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请你为经济下滑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的广东企业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