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中央在容忍经济速度适当下滑的前提下,大力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下半年,我国仍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以期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稳健的货币政策——严控对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贷款 |
| B.稳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 |
| C.调结构——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
| D.惠民生——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主要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
| A.勤劳勇敢 | B.自强不息 | C.团结统一 | D.爱国主义 |
每当中华民族面对重大困难时,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显出来。面对特大震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胜利。这说明 ( )
| A.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
| B.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 C.文 化的力量决定综合国力 |
| D.文化力量深深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第6-7题:
6.所谓“求同存异”就是 ( )
A.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寻求共同点,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B.只接收相同的文化,排斥不同的文化
C.在相同的文化中找出不同的特点
D.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出他们的共同点
7.所谓“兼收并蓄”是指 ( )
A.全面接纳和吸收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
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 脉相承
D.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
| A.汉字和史记 | B.文字和史书典籍 | C.汉字和史书典籍 | D.《春秋》和《史记》 |
新中国成立60年来, 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劳动光荣、知 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表彰劳模能够( )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