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中含有噻吩,噻吩(用X表示)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X+6O2点燃4CO2+SO2+2H2O,则噻吩X的化学式为
A.CH4S | B.C2H6S | C.C4H4S | D.C6H6S |
将80g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80g | B.100g | C.200g | D.280g |
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
B.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
C.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
D.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
下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 |
40 |
50 |
58 |
68 |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是25%
B.20℃时,70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得到不饱和溶液
C.40℃时,75g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5g水后氯化铵的质量分数为30%
D.80℃时,84g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60℃时有6g氯化铵析出